本报讯“只要追求,就有阳光———帮助每一个有追求的青年”。“2006海都·利群阳光助学行动”将从我省2006年应届高考前三批录取新生(以教育部公布为准,大学本科以上)中,选出100名符合条件的特困生,每考生一次性资助5000元。
今年的助学行动正式启动近一个月了,本报福州、闽南5条助学热线每日来电不断,如今,高考结束了,报名寻求“海都·利群阳光助学行动”帮助的人数猛增。但许多人对受助的具体条件不甚明了,为此,本报再次发出爱心提醒。
条件:1.福建省内2006年应届高考前三批录取新生(教育部公布院校二本以上录取,不包含公安类等公费类院校和提前录取的本二以下院校)。

陈浩
2.品行端正、家庭贫困。
需要的材料:高考录取通知书复印件、户口本复印件、身份证复印件;本人申请(学生勤奋求学的经历、家庭情况);所在地街道(乡镇)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;本人一寸近照两张。
父母贪黑干活 攒不够学费
寒门学子档案9号
姓名:陈浩
性别:男
出生年月:1988年1月
家庭住址:建阳市吕口镇湖桥村
目前就读学校:福州阳光国际学校
理想中的大学:四川大学
推荐人:班主任张高曦、热心人陈龚清
初见陈浩,他的脸上似乎还带着高考时的亢奋,1米65的个头,有着乡村少年的朴实,也很懂礼貌。他是2003年通过团省委从建阳择优录取的鸿志生。他的班主任张高曦老师告诉记者说,高中三年来,他一直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和团支书,学习刻苦,每天早上6点起床,晚上学习到12点,对问题有股不解决不罢休的钻研精神,2005年被评为“校优秀共青团员”,2006年被评为“马尾区优秀共青团员”。
提到贫困的家和辛劳的父母,陈浩的表情凝重起来,他告诉记者说,父母早年是从江西移居福建的,现在村里租种了十多亩地,是村里种地最多的,这也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。每到农忙时,父母起早贪黑下地干活,为的就是替子女筹措足够的学费,傍晚野外蚊虫特别多,从不吸烟的他们只好嘴里叼着劣质香烟,呛得自己直流眼泪,经常要忙到夜间10点,这是他们驱蚊的笨办法。长年的辛劳加上营养不良,母亲已患上了严重的膝关节炎和高血脂,而父亲的体力也一年不如一年。家中有一妹妹在读初二,还有一姐姐在南京读大一,每年的费用要一万多元,因此学费成了家里的最大负担。看到父母含辛茹苦地劳作还是入不敷出,他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到福州读书后,由于离家远,为了节省费用,他每年只在放假时回家两次。平时帮不上忙,在家时都尽力去帮父母做农活,以减轻他们的负担。“现在姐姐和妹妹的学费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,自己上大学的费用又怎么办呢?”他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。
今年4月的省质检,他考了570分,面对沉甸甸的希望与方向,他知道要走的路还很长,但他表示一定会坚强面对,永远也不放弃。高中毕业了,就要离开培养了他3年的母校,他希望能以优秀的成绩向父母、学校报喜,上大学是他的梦想,他相信,只要继续加油,只要有好心人的帮助,就能实现心中的愿望。
□报名方式
福州———
电话:0591-87095055,0591-87123160
短信:07788110(移动),8383110(联通),9345110(小灵通)
邮件:xwbl@hxdsb.com
来信:福州市华林路84号海峡都市报“阳光助学行动组”收,邮编350003
闽南———
电话:13600786110,13506029303
短信:06677330
邮件:qzhx@hxdsb.com
来信:泉州市泉秀路万祥大厦11层海峡都市报“利群阳光助学行动”收,邮编362000